中国癌症网
 
黑色素瘤癌

   恶性黑色素瘤是由色素痣恶化形成,可原发于正常皮肤或原发于内脏等处。是崐较易转移的恶性肿瘤。 本病临床可发生于头、颈、躯干、脚以及外阴等部位,还可发生在口腔、鼻腔、崐阴道等处的粘膜上。扁而平、棕色无毛发的痣恶化的可能性较大。如发现黑痣迅速崐增大,隆起、变硬,黑色加深,溃破出血等现象时,应警惕恶变。 中医对黑色素瘤早有认识,古人对其恶性程度早有描述,认为其病根乃毒积脏崐腑,真阴枯灼。并明确指出,对乌乌黑黑,初生如豆,色似黑枣之"黑腐",且"崐急斩去之","截割可生",若让其蔓延,"性命将倾"。故对可疑为皮肤黑色素崐瘤,应尽快到医院行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后必须在短期内行根治手术。崐中医辩证施治可选用补气养血、化痰解毒;滋补肝肾,祛毒化结等治则。
   方一
   [主治] 黑色素瘤。 [方药] 1.秦当归、玄参、银花、陈皮、紫荆皮、牡蛎、黑木耳、黄约子各30克,贝母崐12克,儿茶15克,夏枯草、半枝莲各60克。 2.黑木耳、牡蛎、重楼、荆皮各30克,玄参、橘红各12克,夏枯草、半枝莲、崐蛇莓、白花蛇舌草各60克。 [用法] 二方交替使用,随证加减,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 [编按] 上二方是以祛瘀化痰,软坚抗癌,以黑治黑,以皮行皮之法则,交替崐使用有较好的效果,据报道曾治一例背脊中偏下生一黑色素瘤,初如豆,渐长如指崐尖大,迅长如鸽卵,经病理活检诊断为"黑色素恶性瘤",连续3次手术后,复发崐更速。经服前二方各用20余剂,黑色素瘤全部消失,病愈(见《四川中医》1983年崐第5期)。
   方二
   [主治] 溃疡性黑色素瘤。 [方药] 茯芩、雄黄、矾石各等份。 [用法] 外用药。将上药共碾粉末,过7号筛,混合均匀备用。使用时患处常规崐消毒,然后外敷本品即可,每日1~2次。患处出血较多者,可撒少许三七粉;外敷崐本品感到干痛时,可制成软膏,用熟麻油调敷。并用连翘、银花各50克,浓煎代茶崐饮,每日1剂,疗程长短不限。 [编按] 本方药味简单,治法方便,且疗效甚好。该方功可清热解毒、祛腐生崐新,同时选用银花、连翘煎汤内服,自可增强清热解毒功效。据报道曾应用本方治崐疗10例,均能控制溃疡面的扩大,渗出物明显减少,肿瘤本身的生长缓慢,刺痛痒崐感减轻(见《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年第11期)。
   方三
   [主治] 恶性黑色素瘤。 [方药] 水银30克,火硝21克。 [用法] 外用药。按升丹法炬制,研末制成红升丹备用。癌组织上外用五虎丹(崐由水银、白矾、青矾、牙硝各18克,食盐90克,按降丹法炼制,炼成白色结晶为佳,崐以上配料可载:"形损骨枯,口鼻俱废,甚则传染妻孥……。"中医把梅毒分为疳崐疮、横痃、杨梅疮、杨梅毒及小儿遗毒五种类型。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养血活血通崐络之功效,对杨梅疮的治疗有一定效果(见《性科病症中医治疗良方》,方西科技崐出版社,1992年2月)。
   方五
   [主治] 梅毒及结核性溃疡、下疳等证。 [方药] 海浮石15克,铅粉9克,轻粉3克,响锡12克,梅片3克,麝香1.5克。 [用法] 外用药。将海浮石醋炒后水飞,铅粉炒黄,水银、响锡同煅即易碾细,崐将所制各药研细合匀备用。然后将溃疡洗净,撒上药粉,再以紫草油纱复盖。隔日崐换药1次。 [编按] 本方系成都中医学院文琢之教授之外用经验方,具有除湿、解毒、杀崐虫的作用,临床治疗梅毒性溃疡有特效(见《文琢之中医外科经验论集》,科技文崐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2年1月)。
   方六
   [主治] 梅毒。 [方药] 当归、银花、生甘草各30克,白芍、防风、乌梢蛇、蝉蜕各20克,蒺崐藜12克,花粉、白鲜皮、大胡麻各15克,土茯苓12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编按] 本方系河南老中医刘海涵之经验方,方名加减解毒天浆散,功可清热崐利湿解毒,对治疗梅毒有一定效果(见《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河南科技出崐版社,1983年)。
   方七
   [主治] 梅毒。 [方药] 柴胡、芦荟各9克,胡茶叶、土茯苓、槐子(微炒)各15克,桃仁、杏仁、崐核桃仁各7个。 [用法] 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克,开水送下。服后常以甘草开水泡汤含崐漱,以防损齿。 [编按] 本方治梅毒及男女全身顽固性疮毒,经年不愈者。服药期间忌辣、蒜、崐酒类刺激性食物。据报道曾治疗3例香港病人,皆痊愈(见《难证奇方妙方》,中国崐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4月)。


(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