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网
 
喉癌

   喉癌为头颈部较常见之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喉部声门区,声门上区和声门下区,以声门区多见。晚期病人可出现双颈淋巴结转移,附近组织可受累及,少见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为音哑,咽喉异物感,吞咽时不适,疼痛,可伴有干咳,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和颈部肿块。 喉癌属中医"喉菌"、"喉百叶"、"喉疳"等范畴,喉司呼吸属肺,外邪风热入侵以及内伤肝肾,阴虚阳亢,痰火毒结均可致病,长期吸烟及吸入有害粉尘,喉部慢性炎症等因素均可促发。临证时要结合现代医学检查,中西两法配合治疗,易收良效。
   方一
   [主治]喉癌。属肝肾亏损,虚火上炎者。 [方药]太子参、生地、女贞子15克,沙参、丹皮、旱莲草、白芍各10克,甘草、冬虫夏草、川贝各5克,木蝴蝶3克,青果1~2枚(另含咽)。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服,每2小时少量呷服1次。若大便畅去生地、丹皮;舌无苔加熟地15克,淮山药、金樱子各12克。 [编按]本方系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刘炳凡研究员之经验方。具有滋阴降火,理肺清咽之功效,据报道曾治一61岁男性患者,诊断喉癌,服用上方70余剂,喉痛减轻,声音渐出,吞咽通畅,追访8年仍健如常人(见《黑龙江中医药》1983年第3期)。
   方二
   [主治]喉癌。 [方药] 1.巴豆2粒(去油),大枣肉3枚,葱白2根,共捣如泥,大梨1个(去皮)。 2.蜈蚣5条(去头足),全蝎、白僵蚕、庶日各30克,鸡蛋40个。 [用法]第1方,把梨切开去核,将上药泥放入空心,梨合好置碗内蒸熟,去药嚼梨喝汤。第2方,把药分别用瓦焙面糊封口,置碗内蒸熟吃,早晚各服1枚。 [编按]此方为陕西太白肢中医院胡明根之经验方。第1方功能导泻催吐;第2方功能以毒攻毒,曾用于治疗喉癌晚期取得疗效。如一48岁男性患者,诊为喉部鳞状上皮癌,病情恶化。经服巴豆泥梨1个,吐泻并作,先后吐出9个杏核大肉疙瘩,厅臭难闻,每吐即喷出血水约500毫升,身体极度衰毕竟,命若悬丝。改用第2方治疗半年,患者体力增强,面色有华,声章响亮,判若两人。仅剩咽喉症状,嘱用白微60克泡水常饮。治疗后5年内复查2次,报告肿物消失,病人诸症亦随之消失(见《四川中医》1985年第9期)。
   方三
   [主治]喉未分化鳞状细胞癌。证见场声嘶,咳嗽,痰黄,咽喉干燥,吞咽不适,舌微绛,苔淡黄,脉弦细,证属痰火郁结,气血凝滞,肺阴不足者。 [方药]丹参、浙贝母各21克,急性子、蛇莓、山豆根、夏枯草、昆布各15克,蜈蚣1条,半枝莲31克,射干、僵蚕各10克,威灵仙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六神丸,每日2次,每次15粒含化。 外敷:犀牛黄5克,(用牛黄代),麝香6克,全蝎、马列钱子、冰片、红花各10克,乳香、没药各15克,斑蝥4个,共研细末,用小麻油调匀,于夜间时置于棉垫上,对准肿块,贴在颈项部,次晨解脱。1周1次。每次用药时,局部有怕热痛感。1次即见表皮起黄色水泡。切勿用针挑破,水泡在2天内例可自行消破结痂,连用2~3次。 [编按]此方系湖北小武汉市汉阳区英武卫生院董瑞友谊之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润燥等作用,临床应用时可随证加减(见《新中医》1982年11期)。
   方四
   [主治]喉癌。 [方药]射干、炒天龙、胖大海各9克,蝉衣、凤凰衣、板蓝根各6克,地龙、杜梗各4.5克,土贝母9克,败酱草、凤尾草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并服消瘤丸(全蝎、蜂房、龙衣各等份,研末水泛为丸),每服9克,每日1次。 [编按]此方系上海肿瘤医院胡安邦之经验方。具有解毒散结,开肺利咽的功效(见《福建中医药》1987年第2期)。


(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