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网
 
遗精

   遗精是指不因性交而精液自行外泄的一种男性功能障碍性疾病,如果有梦而遗精者称为"梦遗";无梦而遗精者,甚至清醒的时候精液自行流出称为"滑精"。但是如果发育成熟的男子,每月偶有1~2次遗精,且次日无任何不适者,属生理现象,不是病态,不需任何治疗。假若遗精比较频繁,每周达2次以上,且影响学习和工作者,则需治疗,才不致影响身体健康。 中医认为,肾藏精,宜封固不宜外泄。凡劳心太过,郁怒伤肝,恣精纵欲,嗜食醇酒厚味,均可影响肾的封藏而遗精。 方一 [主治]遗精。证见遗精日久,头晕目眩,腰膝竣软,记忆衰退,体力虚弱,舌偏红,苔白,脉细弱。 [方药] 菟丝子,生龙骨、炙黄芪、金樱子、生牡蛎、甘枸杞、刺猬皮各60克,覆盆子、沙苑子、鹿角胶、巴戟天、于白术、酒杭芍、炒远志、野台参、白莲须、紫河车、山萸肉各30克,盔沉香、春砂仁、酒川芎、益智仁、广陈皮、上肉桂各15克,怀山药500克。 [用法]怀山药500克打糊,余药共古代细末,为小丸,每早早晚服10克。 [编按] 本方系北京名医施今墨之经验方,适用于肾精亏损,固摄无力之遗精者,故具有补肾填精之功(见《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年10月)。 方二 [主治]遗精为1~2天一次,次晨头昏脑胀,神疲乏力,夜寐汗出,不论昼夜,思则自遗。素有手淫,舌红苔薄黄,脉象细数。 [方药] 生熟地各20克,盐知母、盐黄柏、山萸肉、云茯苓各12克,泽泻]、竹叶、芡实米、石草蒲、远志肉、沙苑子各10克,生山药30克,莲子心6克,金樱子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 肾虽藏精,但听命于心。情生火动,心肾不交,关门不固,未有不遗泄者。治法,情动者清其心,精动者固其肾。以知柏地黄丸和水陆二仙丹加减治之,共奏交通心肾,清炎滋阴之功(见《男女不孕不育症的中医诊治》,河北科技出版社,1990年8月)。 方三 [主治]遗精早泄,身倦多汗,会阴憋胀,小腹抽痛,阴囊潮湿,瘙痒上抽。舌红苔黄稍腻,脉滑细而数。 [方药] 大生地、生山药各30克,土茯苓,丹参各20克,泽泻、蒲公英、瞿麦、橘核、盐知柏各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 湿多则精不纯,火动则精自遗。清利湿热可使精纯而固。此症,,始固扰乎心摇于精,龙雷火动真水浊而不清,尾闾不禁,即精关弛而固。湿热一清,邪去正复,遗精自可得愈(见《男女不孕不育的中医诊治》,河北科技出版社,1990年8月)。 方四 [主治]失精。证见梦遗,头晕,腰冷,小腹胀,纳谷不香,睡眠不实,疲乏无力,面色白光白,舌质暗苔根黄,脉细尺弱。 [方药] 黄芪、党参、桑寄生、川断、牛膝、菟丝子、狗脊各10克,白术6克,黄精15克,肉桂3克,焦三仙各30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 梦遗失精过甚,必致脾肾交亏,而脾肾不足则不能温摄精液。故本方具有补肾健脾、温阳涩精之功(见《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年10月)。 方五 [主治]遗精。证见壮年早衰,遗精日久,性欲减退,肌肤瘦削,面色青黄,头痛眼花,耳聋烦躁,脑力减退,甚至不能用脑,睡眠甚差,食欲不振,舌淡无苔,脉细弱无力。 [方药] 五味子3克,枣皮、莲须、龙骨、白芍各9克,菟丝子12克,金樱子、远志各6克,龟板、制首乌各12克,山药15克,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 此为肾中阴阳大亏,脾不健运而成。对此阴阳大虚之证,不受峻补,最宜阴阳调补。填补精髓,以达固肾止遗之目的(见《名医妙方精华香首》,北京科技出版社,1991年10)。 方六 [主治]遗精频频,胸胁窒闷,脘疼,少腹抽痛,四肢竣软,乱梦纷纭,面色青黄无毕,内心抑郁,情绪低落,舌体瘦薄,苔薄白,脉虚弦带数。 [方药] 柴胡、广郁金、白茯苓、炒白术各10克,炒白芍15克,川楝子5克,芡实、金樱子各30克,炙甘草2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 本方逆散加减而来,全方旨在疏肝以治其本,固涩以治其标,标本兼顾,则遗精能止(见《浙江中医杂志》1987年第8期)。


(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