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网
 
疥疮

   疥疮是由疥虫引起的接解性(含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我国解放后已很少见,甚至绝迹。可是,近年来个别地区又有所发生,具有蔓延趋势。疥疮多发生于指缝、腕屈面、腑窝前缘、肘部屈面、股内侧、女子乳房下、小腹、臀部、男子生殖器等处。皮损初起为针尖大小的丘疹或小疱,并可见条状黑线,病久全身可见抓痕、结痂;黑色斑点;或脓疱。自觉奇痒,遇热及夜间更甚。 中医认为本证系由外感湿热虫邪,内蕴湿热火毒,风湿热郁于肌肤而成,又称虫蚧。
   方一
   [主治]疥疮。 [方药] 1.内服方:苦参20克,苍术、乌梢蛇、蝉蜕、僵蚕,当归、赤芍、紫草各10克,千里光、土茯苓、生地、首乌各15克,蚤休9克,丹皮12克。 2.外洗方::苦参、苍术、百部、千里光、蛇床子各60克,木槿皮30克。 3.外涂方:硫黄、煅大枫子、枯矾、雄黄(此例为2:1:2:2)。 [用法] 内服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外洗方,每日1剂,煎取800毫升左右,擦洗全身,每日1次;外涂方,分别研成细末,用麻油调涂,每日2~3次。每日擦洗后更换干净内衣,然后涂药。换洗衣被需要用漂白粉清洗,并煮沸消毒。 [编按]中医文本病已早有记载,并已发现疥虫,欲稳定"癞疥疮"。由于风湿热虫郁于皮肤而成,一般不需内服药物,而用外治法。若染毒风湿热蕴积者,宜疏风清热利湿之法,内外兼治,其效卓然(见《现代名医百病良方》,广西科技出版社,1991年1月)。
   方二
   [主治]疥疮。 [方药]硫黄、枯矾、樟脑、大枫子肉各3克,五倍子、蜜陀僧各6克,三仙丹0.5克。 [用法]外用药。前六味药共研为细末,与三仙丹(药店有零售)和匀用纱布包裹。再用菜油60克,放入沙锅内用文火煎滚,略浸药使之从纱布眼内溢出,取之擦患处,外用炭火烘烤皮肤,擦后即觉很舒服(第2天疥疮可变黑,过3~5天结痂),7天后照此法再擦药一次)。 [编按]本方系广西林日照大夫介绍,名曰硫黄七仙散,具有去毒杀虫的作用,适用于湿热毒滞之疥疮患者。例案为21岁男性,患疥疮1年余,自觉全身奇痒不堪,烦躁不安,尤其是下腹部、大腿内侧、两手指间更甚,用本方治疗后,即见症状减轻,几天内痊愈。已询查两年,而未见复发(见《千家妙方》,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10月)。
   方三
   [主治]疥疮。 [方药]熟鸡蛋黄15个,明雄黄7.5克,血竭3.5克。 [用法]外用药。把蛋黄压碎放入铜久中,取文火熬炼,待蛋黄成糊状时,将研细的雄璜 ,血竭放入勺中,用竹筷搅动至油出,药渣呈黑黄色时取出,去渣留油,装入玻璃瓶中备用。使用时,先用热水肥皂洗浴后,用双黄油反复擦患处),隔晚1次。 [编按]本方系张跃祖家四世相传验方,临床具有简便兼验的特点。曾报道治疗30例,均于用药1~5次后痊愈 ,用药后要换衣服、被褥,换下的衣物要煮沸消毒。用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物(见《浙江中医药》1990年第1期)。 方四 [主治]疥疮。 [方药]硫黄、青黛各20克,雄璜 50克,枯矾、大枫子(去壳)、银珠各15克。 [用法]外用药。上药研成细末,用凡土林200克和匀,外搽患处,每日2次,3日为1疗程。 [编按]本方系陈政斌报道,治疗疥疮50例,皆痊愈。案例为22岁男性,双手指缝、肘窝、下腹部及腹股沟可见红色丘疹,散见脓疱、血痂及抓痕。给予上方配制外搽,2剂后剧痒大减。继治1个疗程痊愈(见《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4期)。


(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