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网
 
胃下垂

   胃下垂乃指由于腹内支持胃的能力减弱,致使胃的位置下降而言。多见于疲长体型者。多数胃下重者伴有肾、肝等脏器下垂,患者可有倦怠、气短、腹胀,脘腹重坠,厌食、恶心、嗳气或便秘等。中医认为,胃下重由于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等原因所致。
   方一
   [主治]胃下垂。 [方药]炙黄芪120克,防风3克,炒白术9克,炒枳实,山萸肉各15克,煨葛根12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证加减。 [编按]胃下垂病人初期多有烦热汗出,渴饮饥嘈感,此即本东垣所谓"气虚发热"。本方具有益气举陷,甘温除热的功效。诸药合用,则中气振复,营卫得固,诸证可瘥(见《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第3期)。
   方二
   [主治]胃下重。 [方药]白术20克,人参6克(另煎兑入),茯苓12克,枳实、陈皮、半夏曲、川朴、莱菔子、槟榔各10克,砂仁、黄连、干姜各5克,炒麦芽15克,炙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证加减。 [编按]中医认为,胃下垂多由脾虚气陷所致,以益气升提法论治,临床上根据本病有形气不足和食少难消的特点,遵"形不足者温之以气"和"胃以通补"之经旨,补而不滞,消无损伤之妙,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见《陕西中医》1988年第4期)。
   方三
   [主治]胃下垂。 [方药]柴胡9克,白术、白芍、茯苓各12克,枳实、党参各15克,山药、黄芪各30克,生麦芽20克,炒葛根18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可随证加减。 [编按]本方取四逆散意,调爱气机以治气机之失调,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以治气虚之本。两方合用变通化裁,共奏疏肝解郁,健脾和胃,升阳举陷之功,对胃下垂有较好的疗效(见《山东中医杂志》1988年第5期)。
   方四
   [主治]胃下垂。 [方药]黄芪25克,党参、白术、当归、莪术各12克,桃仁、红花各8克,升麻4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本方具有益祛瘀之功效。曾报道治疗胃下垂27例,其中痊愈12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见《湖南中医杂志》1986年第4期)。   方五
   [主治]胃粘膜脱垂。 [方药]黄芪、丹参各30克,红花12克,党参、升麻、柴胡、公英、枳实、肉桂、蒲黄、三棱、莪术、丹皮各10克,川芎15克,甘草6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编按]本方为青岛海军疗养马山主任医师之经验方,功可益气升提活血。曾报道治疗77例,除1例转化为腺癌,1例好转外,其余75例,经胃镜、X线钡餐复查病变消失治愈(见《中医杂志》1986年第9期)。


(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