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网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本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皮肤瘀斑,粘膜和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及出现时间延长。
   方一
[组成]藕节30克,旱莲草20克,黄芪20克,大枣2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党参15克,鱼鳔胶珠15克,当归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时间宜延长至症状消失1周以上。
[备注]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或有紫斑),气血双虚,内有虚热。
[来源]河南省中医研究所陈阳春经验方。
   方三
[组成]黄苓18克,炒栀子10克,五味子15克,玄参,生地,麦冬各20克,蒲黄10克,三七4克,地榆炭,白芍、石苇各30克,红枣12克。
[用法]水煎服。
[备注]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王健中,《湖北中医杂志》1987年第4期。
   方四
[组成]鸡血藤、商陆(先煎3小时),仙鹤草,生甘草各30克,当归12克,益母草24克,侧柏叶15克,生黄芪120克,生地6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备注]治疗33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痊愈15例,好转10例,无效8例。
[来源]苏尔云,《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第10期。
   方五
[组成]黄芪30克,党参、当归各20克,白术、枣仁各12克,木香3克,茯神、肉桂(后下)各10克,龙眼肉、紫草各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备注]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型。症见:四肢紫癜斑密布,齿龈出血,面色不华,唇甲色淡,神疲肢倦,月经量多,色淡。舌淡,脉细。
[来源]陈虞滨,《四川中医》1988年第4期。
   方六
[组成]羊蹄根60克,商陆15克,黄连9克,紫草9克,生地30克,银花15克,血余炭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三餐饭前服。
[备注]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78例,痊愈76例,无效2例。
[来源]湖北省襄阳县防疫站,《湖北卫生》1973年第5期。


(2003-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