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症网
 
中国温疫跟踪报导

   温疫不是中国的现象是全球性的。目前四川疫情只是开始,以后会出现更多品种而且是全国性的。我们只是对新发温疫进行跟踪报导;

 公告:2006年摇控治疗在视频治疗的基础上可上传照片信息治疗,紧急情况可电话治疗。针对今年出现的人禽流感问题,因形势越来越严重!对于国内外被隔离的禽流感患者,在专家封闭治疗的同时可请求我们摇控治疗。面向卫生部公告的患者实行专项治疗:请求我们摇控治疗的家属只须提供患者照片和专家人禽流感诊断报告,并提供当地的千年大树照片一张。受理后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家庭地址出生年月日公布在本站主页上的最新栏目中。专家对患者肉体病毒实行封闭治疗,本师对患者灵魂及病毒信息摇控治疗,互不干涉。自受理之日起到卫生部公布治愈出院(或解除隔离)之日止,采取一次性收费36000元(国外患者收费为108000元),消温减疫普度众生,气功不是药只救有缘人。当卫生部公布死亡的全额退款。(2006年2月12日元宵日发布)

注:本师接受治疗的会独立制作网上,下面的只是跟踪报导。

                         广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生部6月15日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江某某,男,31岁,外地到深圳务工人员。6月3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目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病情危重。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几天曾多次到过当地集贸市场,市场内有活禽出售。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咽拭子和气管吸取物标本进行了检测,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月1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患者咽拭子标本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广东省和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六月十五日

  

                 深圳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新华网深圳6月13日电(记者李南玲)记者13日晚从深圳市卫生局获悉,该市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患者病情危重。密切接触者均无发现异常。

  据介绍,患者江某某,男,31岁,深圳市龙岗区某公司货车司机。患者6月3日发病,临床有腰痛、发热、畏寒、咳嗽表现。6月9日到深圳市人民医院就诊,6月10日零时30分入住人民医院呼吸科,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呼吸衰竭,经综合抢救治疗,呼吸衰竭有缓解,但仍有高热,体温约40℃,并于6月12日2时30分转入深圳市东湖医院治疗,医院正采取措施积极救治。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病例标本进行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呈阳性。广东省卫生厅专家组根据国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标准,初步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并报请卫生部对该病例进行判定。

  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一直住在家中,无明显禽类接触的流行病学史,病前两周,患者妻子曾去信家附近菜市场购买过一只宰杀好的土鸡,一家5人同时食用,家庭其他成员没有相似症状。

  接到病情报告后,市委书记李鸿忠、市长许宗衡立即作出批示,要求市和有关部门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切实做好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对病例可能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严防疫情扩散。卫生部门已经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患者全力救治,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

  深圳已按照《深圳市预防和控制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工作预案》规定,启动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二级响应,切实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同时,深圳各医疗卫生单位严格按照《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做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诊断及报告,在全市医疗卫生系统建立并执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四川省一名8岁女学生确诊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卫生部4月27日通报,四川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孙某,女,8岁,遂宁市唐家乡人,学生。4月16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目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患者发病前家中曾有家禽死亡现象。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H5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4月27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患者下呼吸道标本禽流感病毒(H5N1)核酸阳性。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四川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00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上海市确诊一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于3月21日死亡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 (记者李星)中国卫生部24日通报,上海市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患者李某某,女,29岁,外地到上海务工人员。3月13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因病情加重,经抢救无效,于3月21日死亡。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均为阳性。3月23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阳性。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中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这是中国确诊的第16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此前报告的15例患者中,10例已死亡。世卫组织官方网站的统计显示,截至3月24日,全球已报告185例人禽流感病例,其中104例死亡。

                         广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死亡病例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卫生部5日通报,广东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劳某某,男,32岁,无业,广州户籍。患者2月22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病情进展迅速,经抢救无效于3月2日死亡。根据初步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曾多次到农贸市场,在宰杀活禽摊点附近长时间逗留。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为阳性。3月5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为阳性。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

  疫情发生后,广东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尚未发现异常。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浙江省首例禽流感病人经全力抢救无效于6日死亡

据浙江省卫生厅3月7日通报,我省首例禽流感病人有某(女,9岁),因病情恶化,经全力抢救无效于3月6日晚死亡。到目前为止,我省没有发现动物禽流感疫情,也没有出现新的人禽流感疑似病例。

                   卫生部通报:浙江安徽发现2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患者一,有某,女,9岁,学生,浙江省安吉县人。2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经调查,患者发病前两次到过外地亲戚家(安徽省广德县),其亲戚家在此期间曾出现病死鸡现象,患者的感染来源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均为阳性。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救治。

  患者二,王某某,女,26岁,农民,安徽省颍上县人。患者2月1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经调查,患者发病前有病死禽接触史。农业部门从当地病死鸡病料中分离到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均为阳性。目前,患者病情危重,正在积极救治。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两名患者均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两名患者发病后,浙江、安徽两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两名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二月二十五日

                           香港一女童出现流感症状 将做H5N1病毒快速测试

中新网2月13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沙头角养鸡住户昨晚发生禽流感疑云。由于一名4岁女童出现上呼吸道感染,且有轻微发烧症状,救护员到场后,将女童及其父母一并送北区医院,并替3人进行H5N1病毒快速测试,最快要到今詹庞薪峁R蛏虾粑栏腥镜?岁女童,与父母同住于沙头角乡村,家中亦有饲养家禽,据悉,由于女童患上上呼吸道疾病,其年约30余的父母亦需要同时送院检验。

  上呼吸道感染的4岁女童,与父母同住于沙头角乡村。昨晚9时许,消防处收一宗白车报告,指沙头角一名4岁女童不适需要送院,于是派出一部A300的救护车赶赴现场,救护员发现女童有流感症状,加上他们有饲养家禽,恐防一家三口感染近期肆虐的禽流感,于是将3人送院。

  但据悉女童并没有与鸡只接触,究竟是否感染禽流感,则有待香港卫生署稍后的测试结果。

  另一方面,救护员亦通知北区医院,实时采取病毒防御措施,各医护人员均戴上防护镜、穿上防护袍,将一家三口护送入院检验,为3人进行H5N1病毒快速测试后,3人均穿上防护衣物,由救护车转送往大埔那打素医院留医。

                    卫生部:福建确诊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卫生部2月8日通报,福建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视频)患者林某某,女,26岁,农民,福建省漳浦县人。患者1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进行检测,并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核酸阳性。2月8日,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发病后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进行检测,禽流感病毒(A/H5N1)中和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高。经治疗,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经兽医部门调查,当地未发现动物禽流感疫情。

  患者发病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六年二月八日

                   四川第2例人禽流感患者已死亡 中国死亡升至7人

四川首例人禽流感患者魏某某 患者已死亡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李星)中国卫生部25日说,本月最新报告的中国第10例人禽流感患者已死亡。中国人感染禽流感死亡人数升至7人。

新华网北京1月25日电(记者李星)中国卫生部25日说,本月最新报告的中国第10例人禽流感患者已死亡。中国人感染禽流感死亡人数升至7人。

新闻办表示,对该患者的感染途径和其居住地是否发生禽间禽流感疫情等的相关调查正在进行中。

  这是中国报告的第7例人禽流感死亡病例。此前通报的6例死亡病例中,两例出自安徽省,一例出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例出自江西省,一例出自福建省,还有一例出自四川省。

  记者从卫生部新闻办公室得到证实,23日报告的四川省成都市金花镇农贸市场干杂店个体户曹某,女,29岁,因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经救治无效死亡。

                卫生部通报四川省一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中国卫生部18日通报,四川省简阳市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该患者已死亡。

  这是中国通报的第9例人禽流感病例,也是第6例人禽流感死亡病例。她在农村从事家禽宰杀工作,今年1月3日发病,1月10日住院治疗,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经抢救无效于1月11日死亡。

  调查发现,2005年12月25日到2006年1月5日,与死者共同居住在一个大院的8个农户家有病死家禽。1月12日,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样本进行禽流感相关检测,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并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中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发病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目前,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卫生部已将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新报告的患者是四川省简阳市周家乡35岁的魏某某。

          卫生部今天晚上通报,湖南省桂阳县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欧阳某,男,6岁,2005年12月24日发病,临床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患者发病前,家中曾出现病死家禽。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咽拭子样本检测,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呈阳性。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疫情发生后,当地卫生部门积极救治患者,采取了相应防控措施,并对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目前,患者病情稳定,在医院住院治疗,其密切接触者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福建确诊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新华网北京12月29日电(记者朱玉、周婷玉)卫生部29日通报,福建省三明市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视频)

  患者周某,女,41岁,福建省三明市一工厂工人。12月6日发病,12月8日住院治疗,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2月21日死亡。12月13日,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患者标本进行禽流感相关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12月23日,经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再次检测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患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患者标本中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诊断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发病后,当地卫生部门已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目前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经兽医部门调查,当地未发现动物H5N1禽流感疫情。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通报江西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新华网北京12月15日电(记者 朱玉)卫生部15日晚通报,江西省遂川县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郭某某,男35岁,个体小商贩,江西省遂川县人,12月4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目前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病情较重。农业部门已确认患者所居住的村发生鸭禽流感疫情。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患者标本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并分离出H5N1禽流感病毒。

  卫生部专家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这位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发病后,当地卫生部门已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并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目前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

这位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卫生部:辽宁确诊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卫生部12月8日通报,辽宁省黑山县1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被确诊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视频>

  患者刘某某,女,31岁,农民,辽宁省黑山县人。10月3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
 
 患者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病情持续加重,出现急性呼吸衰竭,11月7日经省卫生厅专家组会诊,及时转诊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疗,经全力抢救,病情逐渐好转,于11月29日痊愈出院。患者发病前有病死禽接触史,患者居住地被确认发生动物禽流感疫情。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患者标本多次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为进一步科学严谨地诊断病例,12月5日使用辽宁省黑山县动物H5Nl禽流感毒株再次进行微量中和抗体试验,结果为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升高,说明患者近期感染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定义和中国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发病后,当地卫生部门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了严密的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现已解除医学观察。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广西发现一人感染高致性禽流感病例 为10岁女生


http://news.tom.com 2005年12月06日22时17分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卫生部12月6日晚10时通报,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发现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患者唐某某,女,10岁,学生,广西资源人。2005年11月23日发病,临床有发热、窝妆硐帧>泄膊≡し揽刂浦行亩曰颊弑瓯炯觳猓啡螲5N1禽流感病毒核酸及病毒分离阳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确诊病例定义和我国诊断标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目前,患者正在医院进行全力抢救。接到报告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卫生部门立即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对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表现。广西卫生厅和卫生部派出专家组赶赴当地指导和协助疫情防控工作。鉴于此前广西资源县没有H5N1禽流感疫情,目前对此例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的疫源正在作进一步调查。

  该患者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地区(时间)
感染数
死亡数
越南(03年至今)
92人
42人
泰国(03年至今)
21人
13人
柬埔寨(2005年)
4人
4人
加拿大(2004年)
2人
荷兰比利时德国(03年)
80人
1人
中国香港(1997年)
19人
6人
印尼(2005年)
9人
5人


中国疫情

·北京举行模拟人感染禽流感疫情应急演练(图)(11/23 11:42)
·香港24日进行跨部门演习 检视流感通报合作效率(11/23 08:49)
·国务院升级疫情上报制 人禽流感诊断标准将修改(11/23 08:44)
·武汉大学发现对消毒液改造后可杀灭禽流感病毒(11/23 07:54)
·农业部部署禽流感防控工作 防范对人感染(组图)(11/23 07:40)
·农业部举行指又行牡?次会议 部署禽流感防控(11/23 06:43)
·人用禽流感疫苗研究分两阶段 16个小组同步试验(11/23 03:58)
·上海三大活鸡批发市场休市消毒制度全部恢复(11/23 02:42)
·人用禽流感疫苗“临床研究通行证”1小时便送达(11/23 02:40)
·全聚德全用北京填鸭 并制定预防控制救治三预案(11/23 02:39)
·北京地坛医院演习人间病例接诊 已设置专门病房(11/23 02:37)
·人用禽流感疫苗进行临床试验 将征集百名志愿者(11/23 01:42)
·吉林长春21日起将对散养禽只实施捕杀(11/23 01:28)
·北京市流感疫苗储备充足 接种时间将延长至月底(11/23 01:24)
·银川采取5项措施紧急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11/23 01:15)
·农业部提出坚持依法防疫加大禽流感防控力度(11/22 23:26)
·山东、江西、浙江等省未雨绸缪严防禽流感(11/22 21:52)
·农业部紧急增印免费发放禽流感防控科普资料(11/22 21:38)
·乌鲁木齐、宁夏银川、云南楚雄发生禽流感疫情(11/22 21:34)
·法国卫生部长在上海称赞我国防控禽流感工作(11/22 20:50)
·回良玉:宣传贯彻条例依法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11/22 19:43)
·中国强调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 瞒报迟报要问责(11/22 19:29)
·回良玉:全面贯彻条例 依法加强禽流感防控工作(11/22 19:26)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成功研发禽流感疫苗(11/22 19:14)
·防治禽流感:安徽全面实施家禽圈养(11/22 19:02)
·防治人间禽流感定点医院探秘(图)(11/22 19:00)
·中国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被批准进入临床研究(11/22 18:49)
·我国人用禽流感疫苗进入临床研究(11/22 18:48)
·我国研制的人用禽流感疫苗获准进入临床研究(11/22 17:59)
·高强:我国防控禽流感力争实现两个主要目标(11/22 16:04)
更多>>

国外疫情

·加拿大H5禽流感病毒多点爆发 美日禁其家禽进口(11/23 11:22)
·加拿大又一家农场发现H5型禽流感病毒(图)(11/23 08:42)
·俄罗斯里海沿岸一周内250多只灰天鹅死于禽流感(11/23 00:13)
·越南卫生局确诊自2003年以来第93名禽流感患者(11/22 21:50)
·联合国专家担心禽鸟走私使禽流感疫情恶化(图)(11/22 17:18)
·越南一名禽流感疑似患者死亡(11/22 15:29)
·越南发现一禽流感疑似死亡病例 所养鸭子曾死亡(11/22 14:31)
·罗马尼亚第3个禽流感病例被确认为H5N1病毒(图)(11/22 09:30)
·越南将对家禽加快注射禽流感疫苗(11/21 21:31)
·越南总理称禽流感如果形势恶化 将成全国性灾难(11/21 20:52)
·印尼一男子死于禽流感 越南又发现五名疑似患者(11/21 20:43)
·加拿大紧急应对禽流感H5病毒 养鸭场全面扑杀(11/21 18:24)
·越南北部港口城市海防市出现5名禽流感疑似患者(11/21 14:25)
·黑海巴尔干地区国家加强合作应对禽流感(11/21 12:18)
·加拿大将扑杀发现H5病毒的所有禽类(图)(11/21 10:35)
·印尼宣布一35岁男子死于禽流感病毒 今年第七例(11/21 09:17)
·加拿大养鸭场发现禽流感病毒 6万多鸭鹅将扑杀(11/21 08:59)
·越南总理潘文凯警告禽流感可能招致“国家灾难”(11/20 20:41)
·日本专家谈如何防治新型流感(11/20 14:38)
·加拿大今年首次发现家养禽类携H5型禽流感病毒(11/20 11:31)
·加拿大发现低致病性H5N1型禽流感病毒(图)(11/20 10:25)
·加拿大野鸟携带的禽流感病毒被证实为H5N1型(11/20 09:11)
·日本茨城再现禽流感疫情 亚洲共有67人死于此疫(11/20 09:07)
·快讯:加拿大发现野生禽鸟携带H5N1型禽流感病毒(11/20 08:42)
·“达菲”死亡事件缘何多发生在日 两点疑问待解(11/20 08:28)
·加拿大发现鸭子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11/19 15:42)
·加拿大发现鸭子感染H5型禽流感病毒(11/19 14:15)
·加拿大一农场鸭子被检测携带H5型禽流感病毒(11/19 13:23)
·美药管局称“达菲”导致日本青少年死亡无证据(11/19 12:17)
·日本12名儿童疑服“达菲”致死 美欧调查(图)(11/19 09:55)
更多>>

各方反应

·美国宣布暂时禁止从加拿大进口禽类产品(11/22 10:16)
·黑海和巴尔干地区国家将加强合作应对禽流感(11/21 10:50)
·多个联合国组织宣布联手建全球禽流感预警系统(11/21 08:43)
·世卫组织总干事呼吁各国做好禽流感防范工作(11/18 08:36)
·各国禽流感防治重点从“管鸟”扩至“管人”(11/17 15:31)
·欧盟委员会拟延长进口笼养宠物鸟的禁止期限(11/17 09:34)
·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副作用引起关注(11/16 11:25)
·美强化家禽养殖场卫生 筑阻击禽流感最重要防线(11/16 10:55)
·背景资料:全球候鸟迁徙图(11/15 20:28)
·专家预计国际抗击禽流感战争将耗资15亿美元(11/15 09:06)
·APEC会议拟筹集两百万美元禽流感防控特别基金(11/15 08:17)
·APEC高官会就各成员国共同防治禽流感达成协议(11/14 07:46)
·APEC高官会议今就加强禽流感防控合作达成协议(11/13 17:48)
·《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呼吁利用湿地阻击禽流感(11/13 16:12)
·专家说建立有效监测体系是战胜禽流感重要一环(11/09 12:25)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举行特别会议应对禽流感威胁(11/04 14:53)
·专家担心禽流感引发非洲“蛋白质危机”(11/02 14:47)
·法新社:中国调料八角茴香是对付禽流感利器(11/02 11:02)
·葡萄牙进入狩猎季节 猎获鸟类先送检疫(图)(10/31 11:50)
·澳援助亚洲禽流感受灾国 不会排除闭关拦截病毒(10/31 11:20)
·禽流感疫苗研制成功 消除生产障碍急需全球协力(10/31 10:23)
·日本出台防范新型流感的行动计划(10/28 15:30)
·罗氏公司暂停向美供抗“达菲” 以防有人囤积(10/28 15:29)
·禽流感跨越物种障碍 “魔鬼”真的要来了?(图)(10/28 14:30)
·越南近日出台禽流感防控行动计划细节(10/28 11:38)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全面禁止禽类贸易违反规定(10/28 11:06)
·法刊介绍防治流感和禽流感有效药物达菲胶囊(10/28 10:39)
·加拿大华人农场严防禽流感 闲杂人等谢绝探访(10/28 10:35)
·美科学家建议加强监控候鸟防范禽流感(10/28 10:12)
·美官员呼吁公众不要对禽流感“过度反应”(10/28 10:10)
更多>>

  • 我国科学家发现青海湖禽流感真凶(图) (0712 12:29)
  • 青海候鸟禽流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0701 21:35)
  • 青海禽流感疫区鸟类死亡接近零记录 (0701 01:29)
  • 青海禽流感疫情未造成人员家禽感染死亡 (0630 12:58)
  • 青海省全面捕杀禽流感疫区周边家禽 (0614 20:37)
  • 世卫:无迹象显示中国发现的禽流感病毒会传染人 (0613 20:33)
  • 青海千余候鸟因禽流感死亡 相关地区无人染病毒 (0527 23:09)
  • 青海全力以赴防治禽流感 家禽接种免疫工作过半 (0527 20:54)
  • 青海采取紧急防控措施 封锁候鸟禽流感疫区 (0527 16:11)
  • 农业部:青海有人被感染禽流感的消息是空穴来风 (0527 16:07)
  • 农业部采取四大方面措施防控青海候鸟禽流感疫情 (0527 15:25)
  • 青海禽流感疫情已造成1000多只候鸟死亡 (0527 15:07)
  • 卫生部:青海未发现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0526 15:50)
  • 青海尚未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 (0526 15:12)
  • 我国研制成功禽流感新疫苗 可彻底切断病毒传播 (0525 16:03)
  • 上海14个监测点积极预防和控制鸟类传播禽流感 (0524 09:47)
  • 青海采取紧急措施防止禽流感向家禽和人类扩散 (0523 19:50)
  • 青海禽流感疫区对人群监测 卫生部称尚无人感染 (0523 01:02)
  • 青海严密封锁禽流感疫区 紧急调拨300万疫苗 (0522 15:44)
  • 香港密切注意青海候鸟染禽流感死亡事件 (0522 10:57)
  • 警察看守青海湖鸟岛 禁止当地人和外地游客进入 (0522 02:27)
  • 组图:青海对禽流感疫区进行严密封锁和严格消毒 (0522 00:48)
  • 青海省刚察县部分候鸟发生死亡 已确诊为禽流感 (0521 17:09)
  • 青海省刚察县候鸟发生H5N1禽流感疫情(组图) (0521 16:36)
  • 青海湖斑头雁出现异常死亡 死鸟数量超过170只 (0514 14:49)
  • 青海湖178只斑头雁异常死亡 景区观鸟台被关闭 (0508 19:08)
  • 中国禽流感疫情通报:

    ·11/17 宁夏:银川兴庆发生疫情 扑杀家禽6.68万只
    ·11/17 云南:楚雄富民发生疫情 扑杀家禽9.94万只
    ·11/16 新疆:达坂城区发生疫情 扑杀家禽8388只
    ·11/15 内蒙:莫力达瓦达斡尔族发生禽流感
    ·11/16 湖北:石首市发生禽流感 扑杀家禽3800只
    ·11/12 新疆:乌鲁木齐天山区发生疫情 扑杀5900只
    ·11/10 山西:孝义市发生禽流感疫情 死亡鸡8103只
    ·11/10 新疆:和田发生禽流感疫情 扑杀86215只
    ·11/09 新疆:泽普、乌鲁木齐发生疫情 扑杀32万只
    ·11/06 安徽:安徽淮南发生禽流感 扑杀家禽逾12万
    ·11/05 湖北:孝感发生禽流感 死亡家禽662只
    ·11/02 湖北:湖北京山发生疫情 扑杀家禽31313只
    ·11/06 辽宁:锦州北宁现疫情 阜新、锦州发禽流感
    ·10.25 内蒙:内蒙皖湘扑杀138323只家禽
    ·10.24 安徽:天长发生禽流感疫情
    ·10.19 呼和浩特:2600羽禽死亡

    中国政府防治:
    ·国务院安排20亿元资金 农业部推广“重庆模式”
    ·吉林长春21日起将对散养禽只实施捕杀
    ·银川5项措施紧急应对高致病性禽流感
    ·乌鲁木齐全面暂停活禽交易
    ·山西就地隔离原因不明的发热病人
    国际疫情:
    ·俄罗斯:一周内250多只灰天鹅死于禽流感
    ·越南:确诊自2003年以来第93名禽流感患者
    ·罗马尼亚:第3个禽流感病例被确认为H5N1病毒
    卫生部确诊人禽流感患者病例 湖南1例安徽1例

    新华网北京11月16日电(记者朱玉)卫生部16日22时通报,近日我国内地确定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湖南一例,安徽一例。

      患者一,贺某某,男,9岁,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人。10月10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患者发病前有病死家禽接触史,其居住的村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阴性。实验室检测患者发病后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H5特异性抗体呈4倍以上增高,表明患者近期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感染。 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贺某某已于11月12日痊愈出院。医疗专家正在总结成功治疗该病例的经验,研究有效治疗的方法。

      患者二,周某某,女,24岁,农民,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人。11月1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1月10日病情加重,因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患者发病前1至2周,家中饲养的鸡、鸭出现死亡,曾接触病死鸡鸭。对该患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另外,患者贺某,女,12岁,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人,系患者贺某某的姐姐。10月8日发病,临床有发热、肺炎表现,10月17日病情加重,经救治无效死亡。对该患者的血清进行实验室检测,H5N1抗体为阴性。患者发病前有病死家禽接触史,其居住的村发生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该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与其弟相似。卫生部专家组推断该患者有可能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但由于缺乏确切的实验室觳庵ぞ荩词澜缥郎橹曜疾荒芘卸ㄎ氛锊±?/P>

      卫生部门接到上述病例报告后,立即组织卫生防疫人员对三例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包括其父母等亲属及接诊、救治病人的医务人员等进行严密的医学观察,均未发现临床异常表现。

      上述病例的有关情况,卫生部已及时向世界卫生组织、港澳台地区和部分国家通报。


     

     农业部门应对人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

     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 农业部门应对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在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时,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扑灭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协助卫生部门做好人间禽流感防控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疫情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在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按照预案规定和职能分工,协助卫生部门做好人间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同时做好家禽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理工作,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格处理,减少损失。

      (三)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和《全国高致病性禽流感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编制。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各级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协助卫生部门查找病源,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同时做好预防、控制和扑灭家禽高虏⌒郧萘鞲幸咔槭庇贝砉ぷ鳌?/P>

      二、突发人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预警和监测

      (一)监测1.组织当地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人病例所在地3公里范围及其近期活动区域的禽类进行紧急监测,同时,采集野禽粪便、池塘污水等样本,及时了解家禽和野禽感染带毒和环境病毒污染情况。

      2.协助卫生部门,开展对人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调查,并了解最近是否接触病死家禽、野鸟和境外旅游等活动史,及时查找病源,排查疫情。

      3.利用农业、卫生部门重大人畜共患病信息和交流合作机制,及时互通疫情监测信息通报,加强沟通,共享信息资源。

      (二)预警

      1.组织农业、卫生等部门专家共同研究分析,提出疫情形势分析和评估报告,预测疫情发展态势,拟定相应对策。2.及时向社会发布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预警。

      三、应急处置(一)发指咧虏⌒郧萘鞲谢蛞伤聘咧虏⌒郧萘鞲幸咔榈模⒓窗凑铡豆彝环⒅卮蠖镆咔橛痹ぐ浮泛汀度咧虏⌒郧萘鞲杏痹ぐ浮饭娑ǎ舳痹ぐ浮N捶⑾指咧虏⌒郧萘鞲谢蛞伤聘咧虏⌒郧萘鞲幸咔榈模匀瞬±诘刂芪?公里范围内的家禽进行紧急免疫和消毒。

      (┒匀瞬±谙氐募仪莺椭砑哟蠹嗖夥段Ш捅壤缘钡匮郴е鸹挪椋郧堇嗉捌洳芳忧考煲呒喙堋?/P>

      (三)组织对人病例所在县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进行评估,并完成评估报告。

      (四)加强与卫生、科技等部门禽流感防控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快速诊断、病毒分离株的基因分析,查找病源,提出应对措施,发布预警。

      (五)加强对兽医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自身防护,并协助卫生部门加强对家禽养殖场饲养、扑杀(屠宰)人员等高风险人员的检测和医学观察。

      (六)开展防控禽流感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

      (七)加强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等有关国际组织的信息交流与合作。

      四、应急响应

      一旦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后,按规定农业部门启动本预案,并按照以下应急响应原则,及时启动相应应急响应。

      人间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当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在配合做好人禽流感防控工作同时,按照国家娑ǎ舳嘤侗鸬挠毕煊Α8菀咔樾灾屎吞氐悖笆狈治鲆咔榈姆⒄骨魇疲岢鑫帧⒊废⒔导痘蛏对ぞ拖煊侗稹?/P>

      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地方,要组织做好人员、物资等应急准备工作,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防止疫情发生。

      在各级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各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积极争取落实疫情处置、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疫情调查等工作所需的经费,确保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保障各项防控措施得以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得以全面开展。

      五、附则

      (一)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实施方案。

      (二)本预案由农业部负责解释。

      (三)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安徽禽流感死者病源调查:居住地确认没有疫情

      安徽禽流感死者病源调查

      死者居住地确认没有疫情,如何感染禽流感成为待解之谜

      禽流感肆虐全球

      编者按

      禽流感的阴影现在笼罩着全球。中国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不但多个地方发生疫情,而且出现了首宗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而死亡的病例。 但是到目前为止,现有的科学还没有彻底拨开禽流感的传播迷雾。本版讲述了对一名禽流感死者的病源调查,我们试图通过对该个案来龙去脉的探讨,让世人进一步地了解禽流感,为防治禽流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11月17日晚9点多钟,当记者进入周毛娅家时,村里、镇里的干部数十人跟着进入周家。

      “这是出于保护现场的需蛭芴墩颍酥凌妊粝囟济挥蟹⑸萘鞲校颐且;は殖〉却澜缥郎橹牡鞑椤!卑不帐“睬焓需妊粝匚康囊晃桓涸鹑私馐退怠?/P>

      11月16日,国家卫生部通报,近日,我国内地确定两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例,其中一例就是安徽省枞粝刂芴墩蛴佬舜逖咸蹲匀蛔闹苊V芤丫?1月10日死亡。

      但是,国家农业部调查和采样化验,确认患者居住地并没有禽流感疫情。那么,周毛娅是如何感染禽流感的,成为一个待解之谜。

      死亡之路

      10月7日,周从打工地江苏张家港返回安徽枞阳县老家结婚,身体健康如常。

      10月30日,周领取了结婚证书,但仍然住在娘家。

      11月1日,周发病。

      11月7日,周被转送到铜陵市人民医院就诊。

      枞阳县共98万人口,有25万人外出务工,24岁的周毛娅之前也在江苏张家港打工。10月7日,周回家准备婚事,身体健康如常。

      10月30日,周和孙杰办理了结婚证书,但是在乡间,没有摆结婚宴席的,仍然不能称为夫妻,女方仍然住在娘家。

      11月1日,周发病。据铜陵市人民医院提供的周毛娅最初的病历显示:到11月7日,周毛娅一直发热,前3天体温在38摄氏度左右,同时畏寒怕冷,全身酸痛,类似重感冒的症状,后3天体温上升到了39摄氏度。

      据铜陵市人民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周毛娅医疗小组组长吴同生称,“起先,她(指周毛娅)到枞阳县医院看过病后,只是开了点药,自己回家请村里的‘赤脚医生’帮着打点滴。”

      11月6日,周到镇医院治疗,并于第二日到枞阳县第四人民医院检查。镇、县医院都检查出周毛娅已经怀孕三四个月了,而且又在发烧,表示没有医疗条件,建议她到铜陵市人民医院。铜陵市距离枞阳县周潭镇只有二三十锏穆烦獭?/P>

      “病人是7日上午9时30分从枞阳县第四人民医院转送过来的。”铜陵市人民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周毛娅医疗小组组长吴同生说。

      当值医生发现周毛娅有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十分警觉,即刻向院方作了报告,而铜陵市人民医院即刻启动了应急预案,成立了由传染科、呼吸科等科室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紧急救治小组,展开了对周的隔离诊断。

      吴同生回忆说:“从枞阳县送患者到铜陵救治的是她的新婚丈夫,当时病人呼吸困难,基本症状都是他的丈夫代言的。”

      “我们了解到患者平时身体健康,在枞阳救治时已经用了大剂量的青霉素,但症状并没有缓解,而且还和患病家禽有过接触,我们脑子一紧,当时就有所怀疑(感染禽流感——记者注)。”吴同生说。

      救治小组通过调查病人的发病史,了解到周家养有30多只鸡鸭,9月中旬开始,一些鸡鸭开始莫名死亡,但没有引起周家人的警惕,部分病死鸡鸭被周家人(包括周毛娅父母等人)食用,另有部分腌制。

      诊断之路

      11月7日,周被暂时诊断患不明原因的重症肺炎。

      11月10日凌晨,周停止了心跳。

      11月10日,10人专家组连夜对死者遗体进行了医学解剖。

      11月16日,卫生部专家组判定周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致死。

      当周毛娅转进铜陵市人民医院时,心跳为118次/分钟,呼吸为37次/分钟,嘴唇、指甲紫绀,临床表现严重缺氧,经心电监护仪检测,其脉氧饱和度只有69%,而人的正常指标在95%以上。

      “我们先采用鼻导管供氧、后用面罩供氧,再用无创机械供氧,可是都不行,直到晚上切开患者气管用有创机械供氧,患者的脉氧饱和度才恢复到90%。”吴同生介绍说,“当晚我们都很欣喜,觉得有希望了。”

      当天,医院还对周进行了X透视、B超、CT等多项检查,发现患者已经有了4个月的中度妊娠,这给医院用药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那时候,病人的情况已经十分危急了,我们一天就向家属下达了两份病危通知书”。

      11月7日上午10时左右,由医院呼吸内科、ICU等相关科室主任紧急会商的认定报告就送到了铜陵市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的内容为:病人和患病家禽有过接触,先期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无效,病人病变迅速,很难用常见肺炎解释,且不符合常见肺炎特征;系病毒性肺炎可能性极大,暂时诊断为不明原因的重症肺炎。此报告得到了铜陵市疾病控制中心的高度重视,下午2时,由铜陵市专家组对患者进行了会诊,并报告了安徽省有关部门。

      11月7日晚,由安徽省疾病控制中心主任和安徽省立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带队的专家组连夜赶到铜陵,对患者进一步会诊,并采集了血样标本等。由于临床反应无法作具体分辨,必须等到实验室结果,因此安徽省专家组给出的结论依然是:原因不明的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

      11月8日,曾经得到回升的患者脉氧饱和度再度下降,院方加大了对患者肾上皮质激素的用量,调整呼吸机的参数,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11月9日上午,安徽省专家组再度会诊。但是由于周被送到铜陵人民医院时已经处于晚期,抢救十分困难,当日,周的心跳达到了170—180次/分钟,缺氧更加严重。11月10日凌晨1时许,周停止了心跳。

      在周毛娅去世后的当天,由5位国家疾控中心和5位北大医学部专家组成的10人专家组赶到铜陵,并连夜对死者遗体进行了医学解剖,这为后来该患者的最终确诊提供了直接证据。

      国家卫生部于11月16日通报,根据对该患者(指周毛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H5N1病毒阳性。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结果,卫生部专家组判定该患者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确诊病例。

      调查之路

      11月8日,枞阳县对周的居住地进行调查,发现当地的病死鸡鸭并未感染禽流感。

      11月10日,枞阳县对与周密切接触的22人进行医学观察,未发现任何异常。

      11月17日,枞阳县被确认不是禽流感疫区。

      周毛娅的患病报告迅速传到国家卫生部和农业部。11月8日,安庆市要求枞阳县对周的居住地进行调查,但调查发现当地的病死鸡鸭患的是“禽霍乱”,而非禽流感。

      此后,安徽省和国家农业部专家抽样调查,同样证实,周毛娅居住地并没有发生禽流感。

      周毛娅病亡当日,即11月10日,枞阳县对与周密切接触的22人进行医学观察,并对严潭庄1600多只家禽进行扑杀,对周围3公里内的4个村庄进行强制免疫,还对严潭及附近村庄的农舍和禽舍免费进行消毒处理。

      据了解,在观察期内,22位密切接触者未出现任何异常,11月17日下午,在安徽省卫生厅的批准下,解除了21人的医学观察,周的丈夫孙杰延长2天观察期。

      11月17日下午,枞阳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禽流感防控紧急会议,安徽省农委党组成员、兽医研究员、安徽省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驻枞阳工作组组长周世其在会上发言。周世其称,根据安徽省和国家禽流感实验室的检验,枞阳县,包括周潭镇没有发现禽流感,所以“枞阳不是禽流感疫区”。

      理由是,严潭庄在过去的1个月里有部分家禽零星死亡,总数不超过60多只,死亡率不到3%,这一点不符合禽流感诊断标准,而禽流感疫情一般是大批死亡。11月17日晚,严潭庄一位村民证实,不久前,该村发生鸡鸭死亡的情况,“但不多,只有周毛娅家周围比较多些”。

      周世其的第二个依据是,经兽医部门诊断检验,当地家禽没有出现头部水肿和腹泻等禽流感典型症状。第三,对生病家禽用药后,病情有较大好转,得到有效控制,若患禽流感,该药是不起作用的。最后,经安徽省兽医工作站和国家禽流感检测监控中心对当地家禽采样分析后呈阴性。

      周世其称,虽然周毛娅患的是人禽流感,“但不能认定就是在枞阳感染的,至少可以说不在严潭庄感染的,但具体在哪里感染的不能认定,因为死者之前在外打工,活动复杂”。

      但另一个疑问是,据卫生部发布的《人禽流感诊疗方案(2005版)》中表明,根据对H5N1亚型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到3天,通常在7天以内。而周毛娅于10月7日回家,并于20多天后的11月1日才发病。

      据介绍,11月10日,在周毛娅死亡之后,枞阳县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对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进行主动监测,实行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各医疗单位迅速恢复发热门诊,对发热病人密切监测。

      此前,虽然各乡镇以及枞阳县都成立了防控重大动物疾病指挥部,该县也于8月26日以来先后召开了2次防控禽流感动员大会,并先后下发了6份相关文件,但防控重点仅是家禽。

      本报记者 鲍小东

     


    第三季度传染病死亡3082人
      本报讯(记者钱峰)卫生部10月11日公布了2005年第三季度(2005年7月1日零时至9月30日24时)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为1119150例,报告死亡总数为3082人;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和死亡报告外,其余均有报告。

      第三季度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梅毒,占发病总数的88.18%。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肝炎、流行性乙型脑炎,占死亡总数的89.49%。第三季度10种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总数为282445例,报告死亡总数为20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7.27%。

      第三季度全国累计报告霍乱病例638例,死亡2人,与去年同期(170例)相比上升了275.29%,病例主要集中在福建省、浙江省。卫生部要求各地进一步提高对霍乱疫情的警惕性,落实各项预防、控制措施;报告病例较多的地区尤其应加强监测,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尽早控制疫情。


    卫生部印发《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
    --------------------------------------------------------------------------
    卫生部近日公布《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该《预案》为《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之下的卫生部专项预案,就应对流感大流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准备、应急反应和结束督导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规定。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包括亚型内的变异和新亚型的出现或旧亚型的重现。流感大流行是指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相应免疫力,造成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从而引起流感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流感大流行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该《预案方Χ粤鞲畜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出现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或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即为大流行阶段,是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Ⅰ级应急反应(大流行期间),将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FONT>

    《预案》指出,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流感大流行工作的始终,其间无明显界限。准备工作包括监测、流感疫苗准备、抗流感病毒药物准备、医疗救治机构准备、人员准备、技术准备、经费和物资准备。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五年九月二十八日

     

    附件: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doc

     

                         发布时间:2005-9-28 8:52:22 
     
    附件:

     

    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

    (试行)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包括亚型内的变异(即抗原漂移)和新亚型的出现或旧亚型的重现(即抗原转变)。流感大流行是指当甲型流感病毒出现新亚型或旧亚型重现,人群普遍缺乏相应免疫力,造成病毒在人群中快速传播,从而引起流感在全球范围的广泛流行。流感大流行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传播迅速和波及范围广的特点。

    流感大流行与两次大流行之间因病毒亚型内的变异所引起的局部地餍邢啾龋:蠊飨圆煌?SPAN lang=EN-US>20世纪人类曾发生过4次流感大流行,即1918-1919年的“西班牙流感”、1957-1958年的“亚洲流感”、1968-1969年的“香港流感”和1977年的“俄罗斯流感”。每次大流行都给人类生命财产和经济发展带来灾难性打击。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幅源辽阔,人口众多、流动性大,历史上曾是流感大流行首先袭击的地区。加之,我国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基础仍较为薄弱,疾病监测系统尚不完善,疫苗、药品研制生产能力落后。如果在流感大流行前不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发生流感大流行,必然会造成社会和群众的恐慌,使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遭受沉重打击,甚至引发社会动荡。为了有效应对流感大流行,充分做好大流行前的准备工作和大流行发生之后的应急反应,在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家流感大流行计划指南》基础上,卫生部组织制定了《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

        一、总 

    (一)目的

    为认真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监测、疫苗、药物和公共卫生干预等准备工作,有序高效地落实流感大流行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流感大流行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保障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  立足准备  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组织落实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有力  协调有序  坚持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落实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加强能力  立足自身  加强人员、技术和物资准备,主要依靠本国力量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工作和应急处理工作。

    及时预警  有效应对  加强流感大流行的监测预警能力,依靠科学技术,及时做好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工作。

    (三)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世界卫生组织国家流感大流行计划指南》

    (四)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准备工作及流感大流行发生后的应急处理工作。

    其他流感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有关防治方案执行。

    (五)应对流感大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

    根据应对流感大流行工作的特点,将应对流感大流行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大流行阶段和结束阶段。

    依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规定,按照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发生和流行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将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依次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进行预警,分别实行Ⅳ级、Ⅲ级、Ⅱ级和Ⅰ级应急反应。

    流感大流行各阶段由卫生部组织有关专家判定。新亚型流感病毒疫情的分级、预警和相应的应急反应认定、宣布和终止,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执行。

    卫生部就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国务院提出建议,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就当地疫区的划定和宣布向本级政府提出建议。

    1、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是指流感大流行发生前的阶段。人类新亚型流感病毒并不一定最终导致流感大流行的发生,但由于其潜在的大流行威胁,必需做出相应的应急反应。因此,应对大流行的准备阶段包括下列几种情况及应急反应级别。

    1无应急反应阶段:

    无新亚型流感病毒报告。

    2)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阶段:

    人类标本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或虽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却未出现临床症状。

    3)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

    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

    4)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阶段:

    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2、大流行阶段,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阶段:

    出现下列两种情况之一,即为大流行阶段。

    1)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

    2)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

    3、结束阶段

    全国流感大流行得到有效控制,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意见判定大流行结束。

     

    流感大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简明表

     

    阶段划分

     

    应急反应分级

    准备阶段

    无新亚型流感病毒报告。

    无应急反应

    人类标本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但未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或虽产生特异性抗体应答却未出现临床症状。

    蓝色预警,Ⅳ级应急反应

    人类感染新亚型流感病毒并发病,但未发生人传人。

    黄色预警,Ⅲ级应急反应阶段

    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传播范围相对局限。

    橙色预警,Ⅱ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

    阶段

    国内新亚型流感病毒在人群中持续快速地传播;WHO宣布发生流感大流行

    红色预警,Ⅰ级应急反应

    结束阶段

    大流行结束

    终止应急反应

     

     

    流感大流行阶段划分和应急反应分级示意图

     

    大流行阶段划分                    准备阶段               大流行阶段   结束阶段

    人类新亚型流感病毒           分离出  确定感染  人传人      暴发

    应急反应                      Ⅳ级    Ⅲ级      Ⅱ级       Ⅰ级                  

     

     

     

     


     

    二、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一)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

    卫生部成立全国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卫生部分管领导任组长,成员包括办公厅、应急办、医政司、疾控司、科技司、国际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大流行准备工作的日常事务。

    (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领导、协调全国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做好流感大流行预防控制和医疗准备工作

    (1) 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2) 制定应对流感大流行年度准备工作计划;

    (3) 加强流感监测工作和监测系统建设;

    (4) 做好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干预准备工作;

    (5) 定期组织卫生部流感防治专家组分析、评估流感疫情,及时鉴定和评估新流感病毒。

    (6) 定期对准备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2、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流感监测信息交流机制和渠道;共同加强疫苗生产能力准备,加强疫苗研发和生产;做好流感大流行药品储备和生产能力准备,加强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和生产;积极开展流感预防控制技术科学研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技术合作和交流。

    3、及时公布有关流感监测信息,发出预警,提出相关措施建议。

    (三)准备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

    全国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准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大流行准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科学技术进步和实践经验,及时更新预案,保持预案科学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简报等形式,交流准备工作进展情况;通过组织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落实措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并确保信息和政令的畅通。

        (四)应急指挥组织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卫生部负责组织、协调应急处理工作,并根据应急处理工作的需要,向国务院提出成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的建议。

    三、准 备

    在特定的时间内,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会处于应对流感大流行的不同阶段,因此,准备工作是个连续的过程,并贯穿于应对流感大流行工作的始终,其间无明显界限。

    (一)监测

    在卫生部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国家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加强流感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监测系统质量。

    1、监测系统建设

    国家流感中心要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包括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实验室);建立国家流感毒株分子生物学信息库;具备快速分离鉴定新、老毒株及变异株的技术;承担全国流感病毒鉴定、分析、评估和对省级、地市级流感监测的技术咨询和指导;提供足够的标准化检测试剂。

    建立流感监测区域性中心,承担邻近省份流感监测技术指导工作,协助国家流感中心开展流感病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序列分析,协助国家流感中心做好全国流感监测技术培训、指导和研究工作。

    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专用的流感实验室;配备足够的实验室和流行病学专业人员;提高病毒分离、鉴定及抗原变异的分析能力、现场快速检测能力;加强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信息综合分析能力。

    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逐步建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流感实验室,加强现场快速检测和病毒分离能力。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要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感监测工作要求,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流感监测工作,做好流感样病例(体温≥38℃,伴有咽痛或咳嗽症状之一的病例)的采样、标本的登记和送检工作。

    对需要审批认证的实验室(如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操作所需P3实验室),有关部门要加快审批进度。

    2、监测工作内容

    按照《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的规定和要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要认真做好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暴发疫情监测、人间禽流感应急监测工作。

    医疗机构要按有关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人标本,及时送流感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流感实验室接到标本后,及时组织实验室检测和病毒分离,并报告结果。

    3、报告

    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和规定进行报告。

    4、信息交流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利用全国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技术平台建立“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对流感病原学和流行病学监测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国家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定期分析流感监测信息,建立周报制度,及时报告卫生部和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反馈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有关医疗机构。

    卫生部负责协调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建立流感监测信息交流和合作机制,及时互通流感监测相关信息。

    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信息沟通,及时收集分析全球流感监测信息。

    5、新亚型流感病毒的确认

    国内报告发现人类病例中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需国家流感中心和至少一个流感分中心或一个其它部门流感实验室共同确认。

    (二)流感疫苗准备

    1、疫苗生产能力和潜力评估

    有关部门开展对国内流感疫苗生产能力和潜力的调查和评估工作,为提高国内流感疫苗生产能力提供信息。

    2、疫苗生产能力准备

    有关部门制定流感疫苗生产研制国家扶持的相关政策,以提高生产厂家研制和生产流感疫苗的积极性;向公众普及流感疫苗接种知识,扩大疫苗接种覆盖率;重点支持流感疫苗开发、研制工作,发展多种类型和多种接种途径(适合大面积使用)的疫苗;建立和健全疫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疫苗质量,降低疫苗生产成本,做好新亚型疫苗研发技术和生产能力的储备。

    有关部门完善流感疫苗研发、生产政策,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以保证新型流感病毒疫苗及早供应。

    3、疫苗使用优先人群

    大流行期间的疫苗使用,优先考虑保护为社会提供基本服务的人群和老人、儿童等高危人群,降低流感新亚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抗流感病毒药物准备

    1、药物储备

    卫生部负责拟定药物储备的品种和数量,报送国家有关部门负责储备。药物储备和调用按照国家发改委《国家医药储备应急预案》规定执行。

    2、药物生产能力和潜力的评估

    有关部门开展对国内生产厂家抗流感病毒药物生产能力和潜力调查和评估,为提高国内药物生产能力提供信息。

    3、药物生产能力准备

    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抗流感病毒药物生产国家扶持的相关政策,以提高生产厂家药物研制和生产的积极性。开展预防和治疗抗病毒药物、中药的科研工作。

    4、药物使用策略

    抗流感病毒药物优先用于临床患者的治疗,预防用药优先使用人群包括老人、儿童、职业高危人群及患有慢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等。

    药品使用和预防性用药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治疗性用药由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负责。药物使用严格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

    (四)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定点医疗救治机构,收治新亚型流感病毒感染病例和流感大流行发生后的危重病人,并制定启动临时医疗救治点的工作预案。

    (五)人员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建由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实验室检测等专家参加的技术指导组和以临床医学专家为主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本辖区流感防治工作业务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指导做好病人诊断、救治和疫情的调查处理工作。

    定点医疗救治机构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危重病人的救治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组建由素质高、业务精的流行病学、消毒、实验室检测等专业人员参加的疫情应急调查处理小分队。

    (六)技术准备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专业人员应当熟悉并掌握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和技术要求。

    国家级每年对省级流行病人员和实验室人员至少组织一次技术培训,各级也应举办相应的培训班,培训对象包括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卫生管理人员和乡村医生。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应急演练方案,定期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应急演练,总结提高应急意识和实战能力。

    (七)经费和物资准备

    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安排落实防治专业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疫情监测、病人救治、应急疫情调查处理等工作所需经费,保障各项防治措施得以落实和疫情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应急反应和结束

    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各有关部门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组织落实相应的应急反应措施。

    (一)Ⅳ级应急反应

    发现地将被分离出新亚型流感病毒株的人员送定点医疗机构,做好医学观察、消毒和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情况,采集必要的动物和密切接触人员标本进行病毒分离,调查结果及时报卫生部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必要时,卫生部派国家级专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理和开展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Ⅲ级应急反应

    1、病人救治和接触者处理

    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医务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和医院感染控制。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国家级、省级医疗救治专家组对病人救治进行技术指导。医疗机构内流感样病例及候诊室其它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需佩戴口罩。对于其他密切接触者可建议佩戴口罩。

    2、流行病学调查

    开展对病例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调查,对病例的可能感染来源、潜伏期、传染期和临床表现进行认真调查,对病例的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调查,对出现症状者要及时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流调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卫生部应派国家级专家赴现场指导调查处理和开展危险性评估工作。

    3、监测和报告

    疫情发生地所有医疗机构要设立流感样病例预检分诊点或指定专人加强预检分诊工作,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对具有流行病史的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要立即进行隔离和报告,并采集标本,送当地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

    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流感样病例要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发现可疑病人,要立即采集标本,送流感网络实验室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做好实验室安全防护措施。

    国家及省级卫生、农业、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相互通报流感、禽流感监测信息。

    4、卫生部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疫苗和药物

    国家流感中心负责尽快选育制备新亚型疫苗所需的毒种,指导疫苗生产厂家开展新疫苗的研制和试验工作,以争取时间和机会。

    卫生部组织开展新亚型病毒的药物敏感性研究,根据疫情形势评估并提出调整抗病毒药物储备的意见。

    6、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消毒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协助和指导做好对可能污染的物品、用具的消毒工作。不需要进行空气和外环境消毒。

    2)健康教育与咨询

    疫情发生地卫生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教育群众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医,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外公布咨询电话,接受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知识的咨询。

    (三)Ⅱ级应急反应

    在Ⅲ级应急反应的基础上,增加以下措施:

    1、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组织开展对所有新亚型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进一步明确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监测和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开展传播链调查,追踪所有密切接触者,进行家庭隔离和医学观察。

    2、监测

    疫情发生地卫生机构设立并公布疫情报告专用电话,鼓励群众报病,及时进行排查。

    未发生疫情地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发热呼吸道病例预检分诊工作,配备专业人员,对发热病人进行甄别和鉴别诊断,对可疑病人要及时进行隔离,并采样分离病毒。

    3、疫苗、药物

    有关部门加快新亚型流感疫苗的研制和评审。出现疫情的省份及周边省份各级卫生主管部门组织预防接种工作,根据需要,单位医务室可作为应急接种点,但医务人员应先经规范培训,接种点要符合预防接种的基本要求。

    根据治疗和预防工作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及时拟定抗流感病毒药物使用计划。

    4、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1) 检疫

    疫情发生地对外出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测量体温,对体温≥38℃者进行医学观察。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实行交通检疫措施,进行详细登记,测量体温,询问有关症状,对体温≥38℃者进行医学观察。对可疑病人,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作进一步医学检查,并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未发生疫情地对来自疫情发生地人员实行健康随访制度,要求每日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健康状况,出现症状者,立即送当地医疗机构进一步医学检查。

    (2) 健康教育

    卫生部门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教育群众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病人就诊时或与他人接触时要戴口罩。

    (3) 疫情发生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5、医疗救治

    病例收治到定点医院,转运工作由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转运过程中司机和医护人员要采取预防措施。

    (四)Ⅰ级应急反应

    大流行期间,对卫生资源实施统一管理和调度。

    1、医疗救治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根据流感流行情况,调动一切医疗资源,加强危重病人的救治,在必要时,建立和启用临时医疗救治点。

    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呼吸道疾病患者均须佩戴口罩。

    2、监测策略调整

    流感监测重点为收集和报告流感样病例就诊数、住院病例数和严重病例、死亡病例情况,病人药品使用和耐药情况、疫苗和其他物品的使用情况,为掌握疫情进展、疾病严重程度以及医疗救治、疫苗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决策信息和依据。

    3、疫苗、药物

    应急指挥机构及时组织评估、预测疫苗和药物需求量,组织生产厂家扩大生产规模,最大程度地满足药物、疫苗的需求。

    4、卫生部每日向社会公布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情况。

    5、其它公共卫生措施

    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制定宣传方案,运用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及宣传画、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向群众普及防治知识,劝阻群众取消或推迟赴疫区国家非必要的旅行,劝助疫区群众取消或推迟赴非疫区的旅行。

    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根据疫情流行情况,就实施疫区封锁、交通检疫、停产、停业、停课等措施向当地政府提出建议。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统一的咨询热线电话,24小时解答群众有关流感防治的咨询、举报和投诉。

    (五)流感大流行结束

    1、评估

    流感大流结束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流感大流行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流感大流行的危害、现场调查处理情况、疫苗和药物使用情况、病人救治情况、措施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评估报告上报本级人民政府和上一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2、善后处理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对流感大流行应急处理做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的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应急处理工作致病、致残、死亡人员给予相应的补助和抚恤,对应急处理期间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企业的物资和劳务进行合理补偿。

        五、督导

    (一)准备工作的督导

    卫生部全国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对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情况的督查。各级流感大流行准备领导小组均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督查。各级督查工作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一次。督查内容包括实施方案的制定,组织的建立和行动机制,监测系统建立和运行,疫苗、药物准备,医疗救治准备,培训及演练,健康教育等。督查组成员包括卫生行政领导、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专业技术人员,采用明查暗访的形式,调查真实的准备工作情况,并做到调查与指导相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和通报,对需要整改的,进行动态跟踪督办。

    (二)应急工作的督导

    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对辖区各部门流感大流行应急工作的全面督查,按照相关行政和技术规范要求,逐项进行督查、督办。督查内容包括监测系统,药物、疫苗管理和接种工作,医疗救治,健康教育和咨询等。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在现场解决。督查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六、附 

    本预案由卫生部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各省、市、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本预案,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本单位预案和实施方案。

     

    辽宁省沈阳市炭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辽宁省沈阳市炭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据辽宁省卫生厅报告,7月29日,沈阳市卫生局报告沈阳新民市大民屯镇发生人间疑似皮肤炭疽疫情。截至8月5日16时,沈阳市累计报告皮肤炭疽病例12例,其中7例为确诊病例;5例为疑似病例,死亡1人。病例分布仅局限于新民市大民屯镇相邻的两个村。经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此次疫情所有患病者在近期均从事过牛的饲养、屠宰、剥皮、加工、运输等工作,全部患者均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病死牛肉或牛皮。
          疫情发生后,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卫生、动物防疫监督管理、公安、工商、药监等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迅速控制了疫情。省、市卫生部门对涉及疫情的村屯开展逐门逐户反复排查。同时,在新民市实行了炭疽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当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均开展了监测工作。疾病预防控制人员对患家进行了消毒处理,并对疫区的垃圾和全部废弃物进行了无害化处理。沈阳市已对全地区8个农业县(市)区的各级医疗机构和全部乡村医生进行了炭疽防治知识的培训,提高其识别能力和诊疗水平。同时,在全市范围内加大了卫生防病知识的宣传力度,印制预防炭疽知识宣传单1.5万份,已全部发放到疫区农户。
          此外,辽宁省和沈阳市动物防疫监督管理部门对新民市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了免疫接种,对疫区内染病的家畜捕杀后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当地工商、药监、卫生部门对新民市的家畜屠宰点、肉品销售点等进行全面排查,严把市场准入关,无动物检疫证明、检验合格证明的牛羊肉一律不得进入市场。
    经过当地有关部门共同努力,此次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11例病例全部被集中在医院隔离治疗,且病情已逐步好转。截至8月7日,新民市大民屯镇已经有7天未出现新发病例,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秩序井然。
          炭疽是一种由炭疽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牛、羊、骆驼等食草动物是炭疽病的主要传染源,人直接接触病畜和染菌的皮、毛、肉等,就可能感染。我国每年都有人间疫情发生,主要分布在青海、新疆、云南、甘肃、西藏、辽宁等省份。炭疽主要分3种:皮肤炭疽、肺炭疽和肠炭疽。皮肤炭疽主要表现为皮肤溃疡和坏死。肺炭疽主要症状与感冒类似,通常可致人死亡。肠炭疽主要由于进食带菌肉类所致,以急性肠道感染为特征。专家提示公众,为有效预防炭疽,不要接触、宰杀、食用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等牲畜。
     


      发布时间:2005-8-10 9:53:26

    卫生部通报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

    --------------------------------------------------------------------------
     
        8月7日12时至8月8日12时,四川省报告无新增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
        8月3日至今,四川省已连续6天没有新发病病例,8月4日、5日、7日、8日均无新增死亡病例。发现病例最早、疫情较为集中的资阳市已连续11天没有新发病病例。由于四川省各项防治措施落实到位,病人救治工作有效开展,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
        鉴于以上情况,从明日起,卫生部将停止每日向社会通报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如再有零散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将由当地卫生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八月八日

    卫生部公布2005年7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
     
        卫生部今日公布了2005年7月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05年7月(2005年7月1日零时至7月31日24时),27种法定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总数为390418例,报告死亡总数为754人。本月除脊髓灰质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白喉无发病、死亡报告外,其余23种甲、乙类传染病均有报告。
        7月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乙型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淋病、梅毒,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7.86%;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占报告死亡总数的85.54%。
        7月10种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总数为112889例,报告死亡总数为8人,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其它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占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96.99%。
        卫生部今日同时公布了7月份重点疫情。7月全国报告鼠疫病例8例,部分地区出现鼠间及人间鼠疫疫情,并发生死亡病例。高发地区应加强鼠疫监测,及时发现动物间鼠疫疫情,尤其是鼠疫疫源地应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加强鼠疫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
        7月全国报告霍乱67例,较去年同期(19例)上升了2.5倍。目前正值霍乱发病高峰季节,各地卫生部门要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并加强对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工作。
        7月全国报告流行性乙型脑炎1690例,较去年同期(1317例)上升28.32%,较上月(490)上升244.90%。全国各地尤其是高发省份应密切关注乙脑疫情动态,加强乙脑监测,同时落实防治措施。 
        7月贵州、宁夏、辽宁、吉林等省份先后发生人间皮肤炭疽暴发疫情,全部病例均直接或间接接触过病死牛马。各地要积极与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专家提示公众不要接触、宰杀、食用病死和不明原因死亡的牛、羊等牲畜。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八月十日

    卫生部通报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2005年8月5日)

    --------------------------------------------------------------------------
               
        据四川省卫生厅报告,8月4日12时至8月5日12时, 新报告4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临床诊断病例(其中,7月29日发病1例,8月1日发病2例,8月2日发病1例)。另外,治愈出院11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5日12时,四川省尚在住院治疗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人134例,其中,病危14例。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八月五日


      发布时间:2005-8-5 20:17:23

    卫生部通报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2005年8月3日)

    --------------------------------------------------------------------------
               
        据四川省卫生厅报告,8月2日12时至8月3日12时, 新报告1例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临床诊断病例(发病时间为7月29日)。另外,治愈出院8例,死亡1例(系既往报告病危病例)。
        截至8月3日12时,四川省累计报告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206例,其中实验室确诊43例,临床诊断122例,疑似41例。这些病例中,治愈出院26例,病危18例,死亡38例。
     
    卫生部新闻办公室
    二〇〇五年八月三日
     


      发布时间:2005-8-3 20:16:18

     

    卫生部通报四川省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2005年7月29日)

    --------------------------------------------------------------------------

     

     

    据四川省卫生厅报告,7月28日12时至29日12时, 四川省新增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13例(其中,临床诊断4例,疑似9例)。另外,死亡1例,治愈出院4例,排除疑似病例2例。

    按照卫生部发布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要点和防控措施》和四川省卫生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并规范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病例报告的紧急通知》,四川省加强了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疫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加大搜索力度,


    (2005-07-30)